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关于光伏 , 还是维持年初判断 , 1 、 行业维持中等增速 ; 2 、 出清不易 ; 3 、 没有差异化主链无投资价值 。
光伏行业除逆变器大好外 , 基本都陷入恶性价格战 , 全行业亏损 。 晶科还有微利 , 一方面是晶科订单结构 , 海外订单多高价单多 。 晶科海外出货数量占比65% , 但是销售额占比71% 。 而Q1晶科拿单不多 , 但是上半年出货43.8GW位于第一 。 简单测算晶科的出货价格 , 主营收入除以组件出货数量 , 每瓦在1元以上 。
可以预见 , 去年签署的高价单消耗以后 , Q3 , Q4晶科的盈利也一样承压 。 另外 , 晶科越南工厂的盈利为18亿 , 不但秒杀多数对手 , 而且秒杀晶科自己的子公司 。
从TCL中环 , 钧达股份的半年报来看 , 硅片环节亏损最厉害 。 电池环节价格下滑严重 , 亏损也很严重 。 例如钧达营业收入 63.74 亿元 , 电池产品出货 19.21GW , 上半年电池销售均价仅仅在0.33元左右 , 而Q1单价还在4毛上方 , 所以Q2巨亏也就不奇怪了 。星空体育下载
如此看来 , 隆基的亏损并不意外 。 一方面隆基相比晶科 , 订单价格不如 , 另一方面隆基硅片环节产能高 , 承担了更多亏损 。 还有隆基HPBC主要在分布式市场销售 , 价格走低的环境下 , 期货订单价格高于现货也很正常 。
当然 , 隆基运营效率不如晶科 , 这从去年年报看已经是明牌 。 22年隆基预见到价格下滑 , 签了很多高价单 , 23年上半年隆基业绩傲视群雄 , 就如同现在晶科盈利而主要对手陷入亏损泥潭一样 。 但是23年下半年隆基过于保守 , 所以从Q4,今年Q1 、 Q2连续三个季度巨额减值 。
更要命的是去年隆基人员大幅扩张 , 但是出货不畅 , 三费极大程度加剧了亏损 。 还好年初及时动手 , 起码半年报管理费用相比去年有所下降 。 比较有意思的是晶科半年报研发费用少了近4亿 , 而研发投入基本不变 。 隆基研发费用相比去年同期略低 , 基本上是晶科的一倍 。
目前看硅料硅片环节失血严重 , 价格会提前企稳甚至小幅反弹 。 而电池片会随着Perc订单减少加速退出 , Topcon电池价格应该没有近一步下滑空间 。 但是组件环节因为尚有毛利 , 价格走势比较难预测 。
隆基经营性现金流非常差 , 主要原因是经营规模缩小 , 上游占款缩小 。 但是隆基债务融资能力强大 , 长期借款增加 , 现金储备并没有明显变化 。 而且相比Q1 , Q2经营现金流有一定程度好转 。
中环经营性现金流为正 , 虽然资产庞大负债较高 。 但是目前硅片价格已经从底部回升 , 虽然经营起来很考验水准 , 但是远没到最危险的时候 。
晶科保持盈利 , 经营性现金流为负主要也是上游占款减少 。 但是负债高 , 继续举债的能力存疑 。 更重要的是晶科后来还有庞大的资本开支 。
从上面几个典型企业来看 , 谈出清还略微过早 。 但是也看得出来 , 各家基本也没有更大力度价格战的能力和意愿 。
反过来说 , 这些牌桌上的玩家 , 都在等牌桌下的玩家结局 。 例如润阳之类究竟如何发展 。
比较有意思的是 , 晶科 , 钧达 , Tcl中环都得到了大额政府补贴 , 隆基得到的补贴跟规模严重不符合 。 所以行业出清的变数还是很大 。
眼下最重要的变化是perc产能的退出 。 最迟到q4 , perc产能基本都退出市场 。 这样电池环节的过剩程度就会得到极大缓解 。
目前有很多跨界而来的二三线企业 , 宁愿低开工亏损也不愿意退出 , 实际上是在等q4市场回暖 。 Perc完全退出市场后 , Topcon电池各家成本也有一定差异 , 其中高效率电池产能起码不会有亏现金的顾虑 , 所以大家都还心存期望 。
但是一线玩家手里还有大量的perc产线可以改造 , Topcon电池产能一旦有盈利可能 , 供应恢复的速度会非常快 。 所以行业陷入缠斗并不能真正出清 。
只有二三线电池企业放弃幻想 , 或者类似润阳一样出售 , 或者干脆清算退出 。 而同时一线企业从市场上整体收购或者购买现有产能比自己扩产更划算 , 这时候出清才会可能 。
如果明年一季度BC二代大量投产 , 且在财务上证明了比Topcon高10个点毛利 , 那么整个行业的认识就会改变 。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 , 继续卷Topcon没有意义 。 运营好目前已经很庞大的Topcon 产能并积极研发才是正途 。
1 、 目前价格行业已经全面亏损 , 一线企业虽然生存无虞 , 但是其实也很紧绷 , 继续从行业外获取资源支撑消耗战的可能已经微乎其微 。
2 、 指望二三线企业退出然后头部企业马上恢复盈利不显示 。 之前分析过 , 很多跨界而来二三线企业身价雄厚 , 不会轻易言败 。 少部分财务状况不佳 , 例如润阳会很快被出清 。 但是这个规模远远不够 。 行业会陷入缠斗之中 。
3 、 技术是最大变数 。 如果技术驱动的差异化成立 , 整个市场的竞争重点会从规模竞争转向技术竞争 。 就像Topcon技术让Perc的规模失去意义一样 , BC一旦成立 , 对Topcon就是巨大压力 。 最起码各家不会扩产 , 而跨界而来者也会失去信心 。 设想一项 , BC保持对Topcon 10%毛利优势 , 每年新增市场需求完全会被BC新增产能吃掉 。 topcon面临一个萎缩的存量激烈竞争市场 , 自然就丧失了吸引力 。
如果技术不能带来差异化 , 行业变化就参考当年家电行业 , 没三五年别想市场格局稳定 。 而三五年后 , 钙钛矿又会成为巨大变数 。
夏日炎炎,投资热情不减!特为投资者量身定制的夏日大礼包免费发放啦!新老朋友皆能参与!快扫描下方二维码,开启专属于您的清凉礼遇~
温馨提示:本次活动所邀好友仅限首次添加小雪的用户,首次添加小雪,还能免费获得额外2项重磅好礼:基金投资年度好书《雪球基金第一课》+7天投资课程,扫码参与,更多惊喜等着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男子聚会上因不喝酒被朋友揍进ICU,头盖骨取出来10多块,打人者哥哥竟说……
华为“史上最强大Mate”正式发布!首发卫星寻呼功能,余承东:靠抄袭是没有未来的,能超越Mate的只有Mate
马斯克嘲笑“傻子还在生产F-35战机”,称无人机才是趋势 军事专家:他思路有问题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